2023年5月19日上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西方美学经典”系列讲座第三讲在燕南园56号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举行。讲座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吴增定主持,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先刚做主题报告,题目为“谢林与黑格尔哲学中的‘象征’之争”。
本次讲座,先刚老师对象征一词的辞源分析入手,指出该词起源于希腊语的σύμβολον一词,指嵌合或配合,而艺术哲学的关键就是探讨精神和感性的嵌合。先刚老师回到康德,指出康德认为不可能有对理念的直观,而只能采取“象征式”的方式来见到。康德的象征是一种间接的、类比的呈现方式,让理念“仿佛”在直观中呈现出来。而在历史上还有另一种必然的联合即“寓托(Allegorie)”,它字面上的意思是言说别的东西,或隐晦的言说,表面上说一物,实际呈现寓居于其中的另一物。
与上述二者不同,谢林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范型-寓托-象征的三分法,在艺术中,这一三分逻辑可体现为音乐(范型)-绘画(寓托)-雕塑(象征)的实例。但是,谢林的象征把寓托包含在内,这产生了其艺术哲学的一大困难,即寓托和象征之间无法找到客观的区分标准,进而使象征也成为了一种偶然和非本质的结合。
与谢林不同,黑格尔的三分法根据内容和形式的对比关系,划分了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艺术,黑格尔故意把象征放到最低的地位上,认为在象征中,理念本身还处于模糊不清、非真实的规定性中,同时,象征艺术也没找到合适的形式,只是围绕着形式的挣扎和追求,只是一种对于形象化的单纯尝试。
进而,先刚老师对二人的象征理论进行了对比。指出黑格尔的象征在谢林这里是低级的范型或者寓托,乃是全方位的不完善,与谢林将象征理解为最高和最完满的想法恰好相反。谢林真正把艺术看作哲学另一面,看作哲学的完满镜像,但黑格尔反之,尽管赞美艺术,却还仅仅把艺术看作不完满的前哲学。
在提问和讨论环节,老师与同学们就象征与寓托、想象力的作用、嵌合程度的评判、黑格尔对浪漫派艺术的定义是否适用于当代艺术以及理念与象征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交流讨论。先刚老师认为黑格尔的逻辑学和形而上学更受认可,艺术哲学方面的造诣的确是谢林更胜一筹。
纪要总结:沈喆铭
纪要在先刚老师讲座内容基础上总结摘要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