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9日上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西方美学经典”系列讲座第四讲在燕南园56号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举行。讲座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欧阳霄主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彭锋做主题报告,题目为“如何识别艺术?”
本次讲座中,彭锋老师从艺术识别的难题入手,指出了古德曼、丹托和马戈利斯的三条解决路径。彭老师从对古德曼的“完美的赝品”的论述开始:古德曼认为原作和仿作之间有审美上的区别,而我们看不出二者的区别是因为我们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感官上的训练。古德曼的信念在于,只要是事实上不一样的东西,只要我们相信它们是有区别的,我们在未来就会发展出一种知识、磨砺出一种眼光来分辨出它们。因此,我们不能因完美的赝品而破坏了对原作的信仰。针对着古德曼,丹托提出了自己的“不可识别性”的方法论,即将某物视为艺术,要求着某种眼睛不能识别的东西——一种艺术理论气氛,一种艺术史的知识,一种艺术界。彭老师认为,比起沃霍尔,是禅宗更多地影响了丹托形成这种关乎不可识别性的哲学,丹托曾提到铃木大拙的影响,他认为禅宗就是一种关乎不可识别的态度,例如禅宗中“俱胝一指”的例子,得道者的手指和童子的手指之间就展现出了一种不可识别性。
接下来,彭老师谈到在古德曼和丹托之间走出了第三条道路的马戈利斯。马戈利斯认为,他主张不同于古德曼的艺术的感官识别性,它不仅仅识别物理特征,而更是文化特性的识别,二者是连续的而非割裂的。马戈利斯发展了这样一种文化实在论或文化形上学,聚焦到了对人的世界和我们的生活形式的独特特征的分析。其观点的核心在于“有别但连续”,自然和文化之间以一种交织的光谱形式连接着,不能再某处明确地、一分为二地分段区分出哪里是自然、哪里是文化。在马戈利斯看来,丹托和古德曼的错误是将感觉限制在了物理对象中,做了截然的区分,而他则是在主观和客观、物质与精神之外走出了第三条道路。
彭老师指出,这种第三条道路可以参考中国的“象”与“象思维”,马戈利斯最后无法说清的原因就是他缺少对“象”这一领域的运用“象”不能被落实为实体,一旦成为实体就可能被固化,因而失去了灵动性。同样地,叶朗老师所提出的“美在意象”说不能被理解为艺术定义论,而应理解为艺术本体论,要在道与器的中间领域来看待。
在提问与讨论环节,廖老师就丹托对禅宗的吸收是否彻底与彭老师展开了讨论。接下来,同学与彭老师围绕着“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临摹观”、第三条道路的可行性、作品评判和原著-赝品区分问题进行了讨论。
纪要总结:沈喆铭
纪要根据彭锋老师讲座内容基础上总结摘要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