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7日上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西方美学经典”系列讲座第一讲在燕南园56号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举行。讲座由北京大学哲学系长聘副教授宁晓萌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剑澜做主题报告,题目为“康德审美判断力批判的意义”。
本次讲座中,陈老师从康德《判断力批判》的目的为问题入手:当我们说第三批判弥合了自然和自由之间的鸿沟时,我们究竟指的是什么还尚未明确,其中的问题也还没有被真正澄清。陈老师首先将康德哲学放在时代大背景中切入问题,当时,牛顿物理体系下的宇宙是排除了目的论、有机论、神和神意之后的机械自然观,现代个人观念在其中兴起。于是便产生了现代问题的关键即主体正当性问题:在一个没有外来拯救者的世界中,一个自由、自主、自决的有限个人主体如何成为天地间的立法者?而美学就在这样的时代中逐渐兴起,鲍姆加通为了填补学科空白而提出美学,将其作为一门研究感性(低级)认识的理论。而康德在1781年时先是否定了这一建议,又在六年后改变了想法并开始考虑用美学来解决批判哲学的最终问题。陈老师认为,康德后两部批判的目的可从《道德形而上学》中发现,即自由及其现实性的问题。
陈老师指出,《判断力批判》中包含着两个并行的论证路线,分别是先验哲学意图及其证明和人类学证明。老师认为第三批判面对的真正鸿沟乃是为了解决道德问题,就必须外在地有所信仰,但这一外在的事物能否和如何推到现世和内在。由此便引出了《判断力批判》的真正意图,即在道德方面如何能够找到主体内在的自然法则而不再向外寻求,要在道德神学的名目之下为之善的理想确立先验哲学的基础。而人类学证明的关键是心灵对道德情感的感受,即对道德法则的敬重感。康德认为人类走向道德并不出于随心所欲,而是要在意向中展开一场革命,要在主体内部坚持与自然冲动的斗争。这其中体现出的经验和历史的观点促使康德讨论审美判断与利害的关系,并展开了鉴赏的社会历史维度:鉴赏永远被文化所塑造,创立鉴赏就是培养道德情感,唯有二者达到一致,鉴赏才拥有确定形式,才是理想的、能够促进人性成长的鉴赏,唯有凭借一种在强制性之下的、通过管教和规训形成的文化才能成为自然的最后目的,而这一任务的根本就在于审美和目的论之中。
在提问与讨论环节,老师和同学们就“智性情感”、康德对主体间差异的忽略以及共通感等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
纪要总结:沈喆铭
纪要在陈剑澜老师讲座内容基础上总结摘要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