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2日至13日,“分析的美学与艺术哲学青年学者论坛”在北京大学燕南园举办。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办,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兰州大学、温州大学、东吴大学、岭南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多位专家学者共聚燕南园56号,参加此次会议。
10月12日上午8:30,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朱良志教授为会议开幕致辞。他欢迎与会青年学者来到美学中心,介绍了中心以及燕南园的历史与传承,肯定了会议收录论文的前沿性,鼓励青年学者“向学术本身行进”,潜心向学。
上午9:00,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彭锋教授为会议作主旨演讲。他首先讲述了自己如何从当代分析美学的视域回归对中国传统审美与艺术的研究,然后结合“意象”“意境”“气韵”等中国传统艺术观念,阐发了自己原创的“之间”说与“之外”说,将中国艺术纳入当代和跨文化的语境内加以诠释。
会议第一场由Julius Schoenherr(江波)老师主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Andrea Baldini(白龙)教授、香港岭南大学哲学系Rafael De Clercq(拉斐尔·德·克莱尔克)老师、台湾东吴大学哲学系林斯谚老师作报告。
白龙教授的报告题为《概念分析法对文化政策的贡献——以版权法为例》,聚焦艺术实践中的版权法问题,以“街头艺术”为具体研究对象。他指出,街头艺术就是“以公共空间为技术资源(从而拒斥其商品化)的破坏性(subversive)艺术,具有狂欢节般的社会抵抗的性质”,版权即“对有形或无形的作品在法律上的所有权的确认”。就现有的版权法是否可被应用到街头艺术上的问题,他介绍了乐观主义者与反对者两种立场及其核心诉求。其中,反对者认为,版权法的应用从本体论上把抵制商品化的街头艺术转换为了利益导向且可供买卖的商品,这消解了街头艺术本质上的破坏性。
德·克莱尔克老师的报告题为《价值在因果论世界中的位置》。他指出,20世纪中叶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美和其他价值在因果关系上是惰性的。诺齐克等学者则认为价值可以作为原因,但只能通过涉及主体的中介,比如价值体验。克莱尔克尝试诉诸一种关于价值的“递归”原则(也被称为“价值的迭代性”)以及因果关系的传递理论,阐释为何价值的因果性影响总是由对该价值的经验介导。
林斯谚老师对文学作品阐释问题进行了探讨。他对比了“提取论”和“赋义论”两种立场,指出二者预设的意义本体论的不同,前者对文学作品意义持实在论,坚持解释的目的是揭露作品意涵,后者倾向于将意义视为一种构建,解读作品的目的在于贡献有趣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阅读方式。在此基础上,他为赋义论立场进行了辩护。
会议第二场由Michael Cavayero(柯偉業)老师主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Matteo Ravasio(芮玛窦)老师、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王学佳老师、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胡晓燕老师作报告。
芮玛窦老师的报告《即兴创作与照谱演奏》关注音乐作品演奏中的完美主义与不完美主义之争,尝试从多种理论立场来辩护不完美主义的合理性。他引用了古德洛维奇关于“厚计划”与“薄计划”的区分,前者主张对表演进行细致入微的组织以尽可能消除临场的发挥,后者则看重表演的效果、欢迎基于观众反应的随机应变。他从诠释的多元主义论证、观众特性论证、卡罗尔的“自我挫败”论证、基于技术的论证、创新性论证等多个角度讨论“薄计划”以及不完美主义立场的有效性和面临的质疑。
王学佳老师的报告题为《音乐分析美学基本研究方法探析》。她介绍了分析的音乐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比如语义辨析法、类似科学论证法、保卫常识原则,并举出基维对音乐表演的“本真性”四维度的说明、戴维斯对音乐的“意义”的多义性的考察等多个例子来展示上述研究方法的具体运用。最后她结合自身在音乐学院的教学科研经历,反思分析的音乐美学研究的对国内音乐美学研究的启发以及其不足之处。
胡晓燕老师的报告题为《乐音无情?乐音动情?乐音传情?——关于音乐表现的当代分析哲学论辩》。就音乐与情感表达的问题,她梳理了彼得·基维、阿伦·瑞德利、斯蒂芬·戴维斯、詹妮弗·罗宾逊等当代分析美学家的相关观点,对唤起理论、相似理论、局部特征理论、想象理论、新浪漫主义表现论等各派观点的合理之处及不足进行了评议。
会议第三场由郭昱辰老师主持,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史雄波老师和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周奕李老师作报告。
史雄波老师的报告题为《审美证言争论:起源、立场及美学意义》。他指出“审美证言”(aesthetic testimony)争论的核心话题是基于他人告知的信息是否可以获得审美认知。他介绍了在这一问题上的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两种立场。对审美证言持悲观态度的学者认为,人们不能通过他人的证言获得审美认知,因为审美体验是深层次的个人主观经历。相反,乐观派则认为,我们可以通过他人的证言——如艺术评论家对艺术作品的分析与讨论——来获取美学认识和形成审美判断。通过分析双方的具体观点和根本分歧,他指出,审美证言的争论有助于深化对审美判断本质的理解,还可以反思审美教育的策略,推动艺术鉴赏的民主化,并探索审美判断的社会意义。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审美证言争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个人与社会、主观与客观、经验与知识之间关系的重要视角。
周奕李老师与其合作者Rhys Borchert(里斯·博尔歇特)老师(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理论哲学系)的报告题为《当艺术与我们产生共鸣:美学价值与个体性》。她指出,当一件艺术品与我们产生共鸣时,审美欣赏的个体性尤其突出。我们不仅喜欢这件艺术品,而且以一种特殊的第一人称方式与其连接;我们对艺术作作品的欣赏不仅涉及艺术作品本身的性质,也涉及我们自己是谁以及我们的价值体系。这种共鸣的审美体验表明了艺术品与审美主体之间的亲密关系,进而证明了美学价值的可推翻性判断。她尝试论证,聚焦这种特定的审美体验可以提供一种比“美学爱”或“美学契合”更好的方式来理解美学价值与个体性的关系。此外,它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广泛地理解美学知识的本质。
10月13日上午9:00,会议进入第二日议程。第四场报告由欧阳霄老师主持,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杨震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顾知巍老师作报告。
杨震老师的报告题为《从分析美学到新感性学——对卡特兰作品的阐释之旅》。他从卡特兰以一只香蕉创作的富有争议性的作品《喜剧演员》出发,从制度理论、记谱理论等角度分析对该作品艺术价值的可能阐释。在指出这些理论解释力的局限性之后,他提出,艺术之为艺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并非展示一种特别的“东西”,而是引发一个特别的“事件”——一种显现事件,是被于此时此地体验着的一种持续过程。他认为这一视角有助于弥合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之间的阐释鸿沟。
顾知巍老师的报告聚焦“虚拟人物”的问题,题为《不蕴涵实存的真》。他指出,虚构人物的本体论问题在历史上主要围绕语义学层面展开讨论。其中,实在论者认为,涉及虚构名称的陈述如果要具有真值条件,就必须承认虚构人物以某种形式存在。与之相对,反实在论者质疑这一观点,他们通常引入“假装”的概念,或者通过改写语句来消除表面上的本体论承诺。他试图证明该争论所涉及的两个基本假设——(1)指称必然蕴含存在,(2)真实陈述的真值条件必须涉及某个存在的事物——都是错误的。他认为,一些涉及虚构名称的陈述既不是真的也不是假的。这些陈述可能作为命令或规则的设定而发挥作用,为其他陈述的真假提供解释依据,而不必承诺虚构人物的存在。他进而论证指称并不必然蕴含存在,语义学论证在解决虚构人物的本体论问题上缺乏说服力。
会议第五报告由杨震教授主持,南开大学文学院周才庶老师、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孙骞谦老师作报告。
周才庶老师的报告题为《当代艺术哲学中的媒介之辩》。她首先介绍“媒介特殊性”观念源于莱辛诗画界限之说,当代美学家诺埃尔·卡罗尔对“媒介特殊性”进行了持续批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忘掉媒介”的口号。她梳理了高特、洛佩斯针对“媒介特殊性”问题的反思以及“媒介之巢”、“媒介轮廓”等相关观念,指出它们不再把媒介看作单纯的材料,而是把它视为技术、资源和符号的统一。然而,她认为当代艺术哲学整体上还是把媒介视作艺术表达的工具,而只有超越媒介工具论,才能超越媒介之辩。
孙骞谦老师的报告题为《情绪合理性——虚构悖论的一个解决方案》。他尝试对当代美学与心灵哲学的重要议题——虚构悖论给出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该悖论包含三个不相容的命题,即我们对于虚构对象抱有真实的情绪,我们拒绝相信虚构对象的存在,以及真实的情绪要求我们相信它的对象的存在。解决虚构悖论,涉及对于情绪、虚构与信念等重要心灵现象的实质性的理解与刻画。在回顾和检验现有的思想论(thought theory)与信念论(belief theory)解决方案的有效性之后,他主张基于情绪的合理性约束可以回溯式地论证出,无论面对真实对象,还是虚构对象,情绪的认知基础只能是信念,该方案可以同时回应事实性和规范性的虚构悖论。此外,通过引入信念片段性(belief fragmentation)的晚近讨论,他认为对于虚构对象存在的信念与相信虚构对象的信念分处不同的信念片段,故而两者的冲突不会造成不协调感受。
会议第六场由林斯谚老师主持,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郭昱辰老师、温州大学人文学院黄家光老师作报告。
郭老师报告的题目是《过于虚构的思想》,“过于虚构的思想(over fictional thinking)”指将自己的生活思考为文学化的虚构故事的现象。报告人首先区分“过于虚构的思想”与其他类似的现象,诸如想象沉浸,想象等同或者自我欺骗。在此基础上,他尝试从虚构故事的本质特征说明为何人们倾向于视其生活为虚构。他认为,想象状态能够很好解释“过于虚构的思想”的特点,而该思想事实上正是一种想象。
黄家光老师的报告题为《文学知识论如何可能?——从彼得·拉马克出发》,聚焦文学知识论的核心话题,即文学与真理的关系。彼得·拉马克承认文学的价值,但否认有文学知识,认为或可从事实描述、一般化的概论、隐含的主题等方面谈论所谓的“文学知识”。他尝试借助赖尔“能力之知”、波兰尼“个人知识”、实用主义(杜威、罗蒂)的“参与者认识论”等思想资源辩护一种文学知识论。他认为有些真理只有通过文学艺术才向我们敞开,“文学真理”与其他类型的真理相关,但不能还原回去。不能离开文学作品去谈论文学真理,没有抽象的文学真理或文学知识。
会议第七场由黄家光老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章含舟老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欧阳霄老师作报告。章含舟老师报告题为《中国古代卧游美学的意义钩沉》。他梳理了卧游观念的历史演进过程,指出有三种类型的卧游,即隐者卧游、仕人卧游与大众卧游。宋代以郭熙为代表的士大夫阶层致力于人与自然的两情相洽,寻求“当下的安顿”的卧游观念替代了宗炳出世的卧游畅神观,吕祖谦和程正揆在这一进路上分别做出拓展。明清时期卧游走进大众生活,出现了沈周的卧游雅趣观、杨尔曾的卧游休闲观和韩邦庆的卧游娱乐观。他认为,卧游理念经历了从艺术山水,到历史山水,再到现实山水的过程,同时卧游媒介也由山水画向文字、图册以及旅游手册、小说期刊等出版物转变。
欧阳霄老师的报告题为《界定“风格”》。他指出,作为艺术理论和实践中最常用的术语之一,“风格”的概念内涵与使用方式却往往因人而异。他从历史上的风格观念出发,着重梳理了夏皮罗、贡布里希、古德曼、罗宾逊等当代学者围绕“风格”界定问题的讨论,提出了形式主义-融合理论、内在主义-非内在主义、本地性理论-非本地理论三个分析维度,将不同风格理论进行定位,从而揭示其解释力与局限性。他最后提出了一个良好的风格理论应满足的标准。
分析的美学与艺术哲学是当代国际哲学美学界的主导研究方向之一。此次论坛召集到国内及港台在分析美学界崭露头角的中外青年学者。与会学者在会上分享了最近的研究成果,并同各位参会师生就相关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讨论的话题尤为丰富,涉及艺术阐释、审美经验、审美价值、审美判断以及与音乐、文学、图像有关的哲学问题,其中既有坚实的对传统议题的综述和评议,又不乏富有启发性和前瞻性的创见。在具体的讨论中,学者们不仅延续分析方法的严谨与规范,而且尝试了跨学科、跨文化的探索,充分体现出当代美学研究的开放多元和与时俱进。
供稿:欧阳霄,刘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