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5日上午,第三场讲座“‘元屏幕’:从变体到主题”举行,讲座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洋主持。
本次讲座意在提出Carbone教授的原创概念即“元-屏幕”,以在保存梅洛-庞蒂的启发同时超越其局限,并关注他所忽视的历史、文化与技术差异。教授首先指出,利奥塔认为电影银幕的作用是产生社会身体的想象统一体,而他也曾将画家的画布定义为“塑料屏幕”,而马诺维奇将此二者归类为“经典屏幕”阶段。Carbone教授据此展开了对屏幕之历史的思考,通过对罗马神庙的分析,Carbone教授将历史追溯到约公元前17000年的拉斯科壁画,并再次回到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指出其中存在的双重屏幕:一个屏幕显示物体的影像,另一个屏幕用以隐藏拿着物体的人,因此屏幕可同时作为显现的平面和隐藏的平面而存在——Carbone教授就此提出了其“元-屏幕”概念,这一概念应被理解为一种超越历史性的原则,它是可见和不可见的分布,同时聚集了根本的却又历史地不断变化的显示和隐藏功能。教授指出,身体就是最早的屏幕,它一方面作为否定的屏幕(如在影子的例子中),即一个中介的屏幕,令影像可见;同时也作为肯定性的屏幕(如在文身的例子中),即呈现着影像的屏幕。最后,教授指出,“元-屏幕”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主题”:在音乐中,一个主题是通过其变奏来呈现的,我们不能直接表达主题本身,而只能通过其变体来表现它并识别它;在元-屏幕的情况中,一个主题是由它的历史变体所塑造和重塑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元-屏幕是一个超越历史性的主题。
在提问阶段,李洋教授对本次讲座内容予以高度赞许,并结合自己的影像经验与Carbone教授进行讨论。同学们围绕屏幕功能的图表与教授进行了讨论,就显现与隐蔽、展示与保护间的关系进行提问,在交流中深入了对元-屏幕这一主题的理解。
摄影:杨菁菁
纪要整理:沈喆铭
纪要根据Carbone老师讲座内容基础上总结摘要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