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里昂第三大学哲学系名誉教授Mauro Carbone在燕南园56号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进行了以“‘没有屏幕就没有视看’:从梅洛-庞蒂到元-屏幕”为题的系列讲座,该讲座共计四场,呈现了Carbone教授过去十五年研究的主要成果。
2024年4月8日上午,第一场讲座“哲学家与电影制作者:梅洛庞蒂与电影”举行,讲座由北京大学哲学系长聘副教授宁晓萌主持。本次讲座的主旨在于指出梅洛-庞蒂对电影的长期关注与兴趣。Carbone教授首先梳理了梅洛-庞蒂在一生中对电影的关注,指出他对这一艺术的兴趣始终伴随着其哲学思考。教授引用了《电影与新心理学》,并用短片展示了库里肖夫效应,指出据此,由镜头组成的电影应当被视作是新现实的创造而非简单的部分拼接,而正是蒙太奇让电影在某种特定时间秩序下装配到了一起。而梅洛-庞蒂则指出,电影因此是“时间性的格式塔”,并将这一分析引向其知觉理论,即任何的知觉都依靠其背景,知觉并非独立元素的拼凑,而总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呈现。进而,教授提到在《意义与无意义》中,电影作为现代“令我们看”的方式被提出,而现象学则是教会我们去看新世界的真正哲学,哲学家与电影制作者因而有着共同的视野,并且对梅洛-庞蒂而言,这一可感世界总已经是一个表达的世界。Carbone教授通过电影《操行零分》中的慢镜头场景指出,慢镜头是非现实的,但梅洛-庞蒂强调了其表达性的价值,它可被视为是“非现实印象”的表达。通过上述分析,教授做出结论:对梅洛-庞蒂而言,电影运动呈现为我们与存在本身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与存在相对立的生成的关系。
在提问阶段,宁晓萌老师首先指出Carbone教授的讲座十分精彩,并对系列讲座的后续内容表示期待。唐艺、朱咏欣等同学就电影的实在性、电影的意义、电影表达与存在的关系等问题与教授展开了热烈讨论,取得了良好效果。
摄影:杨菁菁
纪要整理:沈喆铭
纪要根据Carbone老师讲座内容基础上总结摘要完成